记者观察网山西1月6日电(韩海鹏 张钧)根据省市县关于“清廉学校”建设的相关精神,推动营造风清气正、崇廉尚洁、绿色质量、创新发展的育人环境,着力解决制约学校发展的难点问题,不断提升学校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晋中市灵石四中适应时代教育发展要求,以“清廉学校”建设为契机,在理论与实践层面走出一条以项目化学习推进学校融合发展的新路子。
项目学习是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学生五育并举、融合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义务教育“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重要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灵石四中以“让学生享受规范而凸显生命张力的教育”为理念,站位于“五育并举、融合发展”,以项目学习的方式推动学校融合教育的实施,让学生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坚持党建引领,顶层规划设计
学校党支部进行规划设计、统筹部署,按照深度融入的基本原则将“清廉学校”建设的要求落实在学校管理与发展的每一个环节。从制度建设与规范程序入手,根据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出发,从项目学习的目的意义、目标内容、管理评价、成果展示、组织保障等方面进行了整体规划、项目培训、过程督查与成果评价,把项目学习制度化、过程化、规范化,促进常态化项目学习在灵石县第四中学落地生根。
创新发展思路,形成发展机制
按照“清廉学校”建设的规划设计,灵石县第四中学把“以项目学习促进学生融合发展”作为学校未来三年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着力在项目学习的环境、资源、机制、保障等方面解决基础教育存在的课程单一、学习手段与作业设计的单调、教学研究的虚化弱化、管理部门的责权不明等问题。
一、坚持课程融合
课程融合是构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融合发展的课程体系,通过课程的综合设置、开发、实施、评价形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环境。灵石县第四中学把三级课程按照性质整合为主干课程、实践课程、活动课程及隐性课程四大门类,通过四类课程的项目学习,促进学生融合发展。课程融合是实施融合教育的基本前提。
二、坚持手段融合
学科项目学习、跨学科项目学习、跨课程项目学习是灵石县第四中学实施融合教育的基本途径。灵石县第四中学坚持每个学期每个年级、每个科目至少选取一个主题,设计和开展一次完整的项目学习,每个学生至少参加一次跨课程项目学习,各类课程的其余教学任务则坚持“素养立意、项目化设计、信息化实施”,将项目学习与信息化思想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全过程。今年来全校共实施项目学习40项,为各类学生提供了学习和发展的机会。
三、资源融合
让学生共享教育现代化的成果,让家庭、学校、社会、网络资源最大程度服务于学生发展,是资源融合的基本理念。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是仅仅在学校就能实现,五育融合的场景在学校、在家庭,更在社会,资源融合是学生融合发展的重要基础和重要条件。
灵石县第四中学通过开放学校资源(开放设施设备)、利用社会资源(设立实践基地)、开发网络资源(引入学科网资源)、激活家庭资源(依托家庭开展项目化学习)改变学生学习环境、学习要素、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积极投身实践学习,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四、教研融合
融合教育需要融合教研作支撑。灵石四中的融合教研以学科项目学习和跨课程项目学习为主要研究对象,具体教研任务是:确定项目主题、设定项目任务、设计项目实施方案、研究项目评价细目、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写出项目案例等六个方面,完成这些任务都需要学科组进行合作研究。
灵石县第四中学融合教研时由教研室负责学科项目研究,政教处负责跨课程项目研究,按照“定时、定点、合作、开放”的原则进行。根据教研的范围及特点分为讨论探究及研究成果交流等各种教研形式。
五、管理融合
融合是学生发展的本质特征,也是教育的本质特征,五育中的每一育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为了推进融合教育,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灵石县第四中学建立了学生发展中心,融合原有政教处、教导处、教研室关于促进学生发展的职能,保障了学校在促进学生发展方面良好有序的运行机制。学生发展中心统筹学生发展,包括构建环境、开发课程、组织教育,实施评价等。
规范工作流程,推进制度落实
“清廉学校”建设的重要任务就是要使学校的各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流程化、明晰化。灵石四中在以项目学习推进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六个流程”“六项制度”。
项目学习“六个流程”是:项目学习学期规划与部署、项目学习主题论证与确定、项目学习模板使用、项目学习方案审核、项目学习中期交流、项目学习案例撰写;“六项制度”是项目学习的常态教研制度、项目学习的主题论证制度、项目学习的设计审核制度、项目学习的中期交流制度、项目学习的资源保障制度、项目学习的专项评价制度。
通过流程的明晰与制度保障,全体教师能够对这种新的学习方法迅速入手、迅速实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利于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
以“清廉学校”建设引领学校融合教育的实施,促进了学校课程的开发与建设,推动了课堂教学改革与学习方式根本性变革,使整个学校焕发了生机与活力,学校整体影响力得到了提升;融合教育模式形成了教师研究与成长的机制,使其专业素养与执教能力进一步增强,部分教师成为区域专家;融合教育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土壤,学生能够树理想、长本领、勇担当,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得到有效发展,变得更健康、更积极、更全面,整体发展力得到综合提升。在此过程中灵石四中被评为“山西省课后服务孵化基地”、“晋中市劳动教育示范校”、“晋中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学校有三项教育科研课题被立项为山西省“十四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在全国项目学习实验区的交流活动中,灵石四中代表山西进行了四次经验交流发言,受到国家、省市教育专家与同行的广泛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