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网山西2月9日电(权美玲 梁弘)灵石县准确把握疫情防控新变化新形势新任务,紧扣县域全方位高质量发展实际,进一步优化人才布局、做足提前量、下好先手棋,有效激发人才动能,服务经济发展。
一是坚持党管人才不动摇。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人才工作的重要内容,确保精神入心入脑。拓宽学习渠道,采取集中学和个人学相结合、线上学和线下学相融合的模式,进一步引导全县人才深刻理解把握精神实质和内在要求。坚持以考促学,结合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开展“知识测试”,以考试倒逼成效,达到学以致用目的。撰写心得体会,带着问题、带着思考、联系实际撰写心得体会,务求生动、具体、有效。同时,各人才当好宣传员、讲解员,在各行业、各领域宣传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二是引深县校合作不松劲。坚持“实绩、实效”导向,推动县校合作向纵深延伸,以生动的“数据”检验工作成色。做强煤矿产业智能化,持续做好中国矿大(北京)、华北科技学院、太原理工等高校深度对接,以总投资1.5亿元的昕益旺岭煤业5G智慧矿山项目破题,总投资1.2亿元的山西灵石天星柏沟煤业矸石回填项目跟进,持续引深各高校涉煤高精尖项目落户灵石,全面推进煤炭产业智能化、安全化、高效化。做优农业产业科技化,发挥煤炭大县优势,探索工业反哺农业新路径,继续拓展山西农业大学的合作领域,以总投资30多亿元的山西鑫奥特矿山治理现代农业示范园项目为带动,系统做强联栋玻璃大棚、5万头奶牛养殖、万亩有机旱田项目等产业,同时进一步叫响“灵石核桃”“灵石酸枣仁”等品牌,加速经济“绿色增长引擎”。做好人才储备多元化,主动承接好、维护好、拓展好山西医科大学“首家县级学生实践基地”、山西大学“研究生实习实训基地”、山西师范大学“实习实训基地”以及哈工大、首都师范等高校“优秀生源基地”等合作成果,进一步科学谋划、精准实施,打造多元化人才落户高地。
三是提速人才引育不停步。继续强化落实《灵石县建设人才强县若干举措(试行)》《灵石县人民医院人才引进八项措施(试行)》,以实实在在的举措引才用才,打造人才服务“高地”、创业“洼地”。充实人才库,追踪跟进完善《高校校友信息台账》《县招商引才政策库》,充分挖掘合作高校校友资源,做好招才引智、招商引资。强化资金支持,县财政每年保障1000万元人才发展专项资金,专项用于各类人才的培养、引进、奖励等。设立最高100万元的高层次人才奖励金,以看得见的“真金白银”,积蓄人才动能。加强平台建设,创新体制机制改革,设立编制周转池,保障人才高效落地。做强人才载体平台,对国家级、省级、市级重点实验室给予最高50万元补贴。健全县委政府直接掌握联系高层次人才制度,畅通人才“参政议政”渠道,为经济社会发展献计献策。提供优质服务,鼓励创业创新,对企业登记、税收、土地、贷款等提供“保姆式、跟踪式”服务;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随迁配偶可在全县对口部门协调安置工作或优先推荐就业,随迁子女可在县内自由选择中小学校就读。建立人才健康档案,享受医疗保健和每年1次健康体检。设立专职服务外籍人才窗口,开通绿色通道,最大限度为外籍人才引进提供便利。同时,做好本土人才培育,对“田秀才”“土专家”高看一眼、厚爱一分,给大学毕业生到村(社区)工作人员压担子、铺路子、搭台子,大力度激发本土人才内生动力,为灵石全方位高质量发展提供优秀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