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网山西12月27日电(权美玲 郭晓云 阴娜))2021年是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集中攻坚年”,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太谷区政府以安全生产“‘零事故’单位创建和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两项工作为抓手,加强组织领导、落实部门责任、统筹协调推进,全力防范化解安全生产风险,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截至目前,全区各乡镇(城区)、部门累计检查单位3052家,排查隐患4405条,整改4380条,正在整改25条,与694家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签订履职承诺书,全区企业未发生安全生产亡人事故,安全生产各项工作位居全市前列。
强化担当作为,切实压实各方安全责任
太谷区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安全责任,明确工作任务,细化制度措施,同时组织各乡镇、城区,安委会成员单位负责人集中学习,对“拒不整改重大事故隐患”等违法行为强化刑事责任追究。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推动企业认真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深入落实全省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制实施办法及履职尽责承诺制度,建立健全风险主动报告制度,主动扛起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全力做到落实、落实、再落实。
盯紧重点行业,坚决防范化解安全风险
以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集中攻坚为抓手,太谷区坚持抓重点、重点抓,将事故易发多发的建筑、道路、冶金铸造、消防、燃气等领域作为防范化解风险的重中之重。推动落实山西省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制实施办法,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分类分级监管办法,重点行业领域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履职尽责承诺制度等,确保区委、区政府出台的多项举措到点、到面、到一线。建筑领域以经营性农村自建房为重点,深入排查村镇的饭店、农家乐等人员密集场所的房屋质量和安全隐患,并将农村自建房用作经营场所安全管理工作纳入安全生产目标责任考核内容;道路交通盯紧“两客一危一货一面”(公路客运、旅游客运、危化品运输车、货车、面包车)重点,落实路面执法管控措施;冶金铸造行业开展铸造企业安全大“体检”工作,对全区148家铸造类企业采取按月滚动排查方式,重点对高温吊运及浇铸系统、煤气(天然气)储存使用设备等进行了全面“体检”;消防领域深化商业综合体、消防车通道、电动自行车、彩钢板、“多合一”场所、老城区等突出问题综合治理,突出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重点,对违法使用国家和省明令禁止的消防材料,消防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设置等工作进行深入排查整治;燃气领域狠抓燃气领域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加强对气体充装站的安全监管,进一步深化各个环节全面检查,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推动安全生产责任的追究落实,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隐患排查长效机制,强化安全生产基础,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坚决遏制安全事故,努力实现燃气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
严格依法治安,不断加大监管执法力度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情况下,太谷区坚持现场监管为主、“线上线下”监管并重的原则,真正做到安全监管只能加强不能削弱,采取计划执法、分类分级监管和双随机抽查等方式强化监管,着力解决执法“宽松软”问题。对问题突出、多次违法违规、纳入失信“黑名单”的企业增加执法频次。深入贯彻实施刑法和安全生产法修正案,加大事故前严重安全违法行为的刑事责任追究,推动解决屡禁不止、屡罚不改的痼疾。全区累计监督检查1858次,查处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1522条,整改1511条,整改率99%。
坚持综合施策,全面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加快推进高危行业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全面开展自然灾害风险普查,不断强化科技兴安、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安全设施“三同时”、高危行业建设项目风险评估论证等源头管控措施,持续夯实安全管理基础,切实提升本质安全水平,截至目前全区170家冶金、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责任险投保任务全部完成。
强化督导,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太谷区安委办加大日常工作督查力度,采取“线上线下”考核机制,加强对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的跟踪、督促、检查,确保各项工作措施有效落实到位。今年由太谷区两办督查室牵头,成立一个综合组、三个督查组,采取“四不两直”“问题线索核查”的方式,对安委会成员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并将督查情况纳入年底目标责任考核,以督查促落实,以督导促履职,进一步压实责任,确保安全生产各项工作有效落实。
“面对当前安全生产工作的严峻形势,我们将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攻坚措施,抓住突出问题和关键环节,全面抓实抓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把安全生产作为创新和加强基层治理的重要一环,坚决守好安全生产底线,为太谷区高质量发展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太谷区委常委、副区长王迎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