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网山西4月13日电(权美玲) 祁县城赵镇修善村位于县城西北方向5公里处,紧临祁临高速,地处汾河、昌源河、乌马河三河交汇处,地肥水美,田园锦绣。在祁县城赵镇修善村村口,有一面文化墙,上面镌刻着大大小小、字体各异的“善”字。走进村庄,“三贤”善馆、“二十四孝”文化墙、“百善”照壁等彰显善文化的建筑设施更是随处可见,营造出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在这里,让人惊叹和赞美的不仅仅是优美的人居环境,还有扑面而来的文化春风。
近年来,修善村坚持党建引领,探索构建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不断提升美丽乡村“颜值”和“内涵”,着力打造善治品牌。先后荣获“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国家森林乡村”“2019年度省级乡村治理服务示范社区”“山西省先进基层党组织”“中国传统村落”“全国文明村”“省级卫生村”、2021年抢险救灾先进村和2021年平安山西建设示范村等荣誉。
沐浴文化春风
修善村是历史文化名村,距今已有2000余年的建村历史。爱国为重、不贪生背德的东汉护羌校尉温序是修善人;巧施连环计、诛杀董卓的东汉司徒王允也出自修善;汉人成佛第一人田善友曾在此行善成佛,被李世民赐号“空望佛”,因此修善村也被冠以“善村”和“三贤故里”之美称。以剪纸、彩则为代表的民间文化艺术传承至今,《英雄儿女》电影老赵的原型就是修善村村民王五牛。
修善村以善文化闻名。修善村突出对地方传统文化的挖掘和传承,依托汉代名相王允、东汉护羌校尉温序,以及修善积德汉代成佛第一人田善友的历史故事,修建了王允文化公园、“三贤”善馆和“善文化”广场,绘制了800余平方米以善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宣传画,大力弘扬“修善人善、善言修行、善待他人”的传统美德,全力打造以“善”为核心的地方人文精神和价值理念,将善文化的勃勃生机源源不断注入乡村美好生活。
以善文化为有力支撑点,修善村依德治村,扎实开展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积极营造文明村风。连续五年评选好媳妇、好公婆、好邻里,设置“红黑榜”,谁家儿子玩麻将赌博、谁家媳妇不孝敬公婆、谁家乱扔垃圾,都在“红黑榜”上一目了然。村级道德评判组根据村民生活、工作中的细节,为星级文明家庭评判打分,让村民的自律意识逐步增强。
在善文化的浸润下,修善村开出绚烂的文明之花。如今,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安居乐业、幸福美满就是修善村大力弘扬善文化的真实写照。
立足特色产业
精准产业布局。依托2400亩酥梨连片种植,大力发展果园体验产业链,从种植、养护、采摘、加工等各环节强化互动体验,引进梨产品深加工项目,由加工工厂和展示超市两部分组成,形成了“梨”品牌特色产品示范区,逐渐成为当地发展壮大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有效缓解“小农户”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主导方式。
夯实产业基础。推进高标准农业与设施农业,建成万亩节水灌溉项目,建成灌溉展示厅、信息中心、小天气预报站、泵站等,可滴灌、喷灌,实现现代高效农业灌溉群,农田收割全部采用机械化,大大提高收割效率,村内建成2000平方,可储藏1000吨的仓储保鲜冷链物流。成立善苑综合服务公司,涉及旅游、电商直播、农产品销售等服务。
明确经营内容。推进“善文化”乡村旅游发展,继续创办“梨花节”活动,丰富乡村生态农旅体验乐趣,在不同季节举办书法、摄影、剪纸、诗词集会,千人广场舞,徒步踏青、歌舞狂欢夜、啤酒烧烤节、梨树认亲和九九重阳节等活动,打造“善韵”“允魂”“乡宿”“风味”“雅趣”“水色”等主题创意要素,开展以休闲、观光、旅游、度假、游乐为内容的经营方式。
制定生态规划。修善村注重保护乡村风貌,规划街道整洁、美观,对村内主要道路硬化提质升级,对道路两旁种植树木进行美化,硬化街道护坡,建成农业现代化玻璃大棚示范生态观光园,在原王允墓基础上扩建王允文化公园,县统战部牵头在原杨氏祠堂基础上打造“三贤馆”,对连片梨园高标准规划升级酥梨示范园建设。
改善村容村貌。加强农村“六乱”环境整治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开展绿化亮化、清理违章建筑等项目。针对违建、清污、绿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实行动态管理、台账推进。实行党员“五包双承诺”活动,包环境卫生、包街巷卫生、包绿化管护、包公用设施、包村户庭院整洁,制定党员承诺清单与承诺书。在村干部和党员的带头下,形成村民齐动员、齐动手、齐参与的良好局面,修善村的环境卫生得到大幅度提升。
未来发展方向
接下来,修善村将依托现有资源优势,重点打造以“善”文化为基础的集文化、商业、旅游、农闲康养为特色的“三贤故里、修善圣地”。以生态和文化为本,依托汾河、滨河路、以及千亩中华梨苑和现代智慧农业产业园,发展以农产品深加工、康养民宿、电商基地、红色文化旅游基地为特色的魅力宜居乡村。
一是充分利用“全国雷锋文化联盟教育基地”“三晋文化研究会毛泽东文化学院修善活动基地”开展红色文化旅游,在修善村委大院创建红色文化旅游基地,继续挖掘诸如电影《英雄儿女》老赵原型王五牛(修善人)以及修善心、动善念、行善举于一体的修善先贤圣贤人的故事。
二是盘活闲置资源,打造高规格的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基地、电商网络平台。利用村集体70亩土地,以主导产业梨、辣椒等为主,建设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基地;采用“农户+公司+电商”模式,打造电商基地,带动村民发挥自身优势,创造以“善”为注册商标的农户产品,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到全国各地,达到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壮大村集体经济。
三是依托生态、文化、农业发展为优势打造10户农家民俗小院,建设康养住宿,结合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风情生活,借鉴分时度假模式,将农业休闲旅游和生态养老相结合,提供养老居住、瓜果采摘,绿色农家餐饮。